大洋新聞 時間: 2014-04-02來源: 信息時報 作者: 徐嵐
  3月25日,國務院發佈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國六條”,主流輿論一致認為這是未來資本市場發展的新藍圖,並將其視作A股市場的重大利好。要知道,十年前的“國九條”,曾經讓當時千千萬萬的股民對股市的期望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A股從2003年11月13日的1307點開始,幾乎是一氣呵成走到了2004年4月7日的1783點,行情持續了近5個月,漲幅達到35%;然而,十年後市場的走勢卻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國六條”後連續四天,滬深兩市連跌不止。整個一季度股市收官,深證成指以超過11%的跌幅榮登全球第二熊寶座,表現僅好於受累於克裡米亞爭端的俄羅斯股市。
  兩相對比,不禁讓人有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唏噓。究竟是市場輕看了“國六條”,還是投資者哀莫大於心死的麻木?
  在筆者看來,兩者皆有。
  麻木的是,相比起不知後序會如何部署的“國六條”,經濟數據的不斷下滑、IPO的二度重啟、流動性前景不佳乃至對信用市場的擔憂,更像是擺在股市牛途面前的一道鴻溝。在這種背景下,國務院提出“讓資本市場擔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否意味著大規模新股發行潮的加速涌來?而發展“多樣化債券品種”、“發展期貨品種”,又是否會造成股市資金的分流?這種擔憂並非是杞人憂天。畢竟在種種悲觀的情緒面前,我們總會在無形中把消息往負面方向去理解。
  而輕看的是,回過頭來再看“國六條”,如果說國務院對資本市場這一重大戰略部署都算不上實質性利好的話,還有什麼稱得上“重大”?“國六條”不僅揭示了資本市場頂層設計的框架,指明瞭證券市場市場化與法制化改革方向,還是股市中長期的發展戰略。
  或許,在“麻木”與“輕視”背後,投資者更多的是對政策落地的不確定性擔憂。種種歷史經驗證明,改革的過程中總面臨著重重阻力以及各方博弈。市場對“國六條”是否買賬,恐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兌現的,這不僅取決於具體政策能夠落實到位,同時也要給投資者轉變看法留一個時間與過程。因為在一個美好的框架之後,有可能是價值千萬的豪宅,也有可能是一文不值的爛尾樓。
  信息時報記者 徐嵐
    (原標題:“國六條”為何扶不起A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gbybl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